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威尼斯 -- 見藝化水

生平第一次到外地工作,獻給了威尼斯與她的雙年展,總算貫徹我風花雪月的願望。日以繼夜地在水城游走,破浪的破浪,穿越了小巷,拿著地圖領著路,閒時抹一把汗,總算沒有怎樣迷路,賺到了少少的成功感。

終於明白為何這是個持續數月的展覽,為何這展覽要兩年才辦一次,因有太多的來不及看,看過的太多來不及消化...... 我這個老古董,還是喜歡一件作品看很多次,看到喜歡的回家做些功課再回去看。要細味一個威尼斯雙年展,不可能只待在那裡三兩天,必須花上三兩個月,否則一切都是蜻蜓點水,走馬看花,不夠入肉,如何刻骨?

但在這裡我想陳訴一個藝術愛好者/ 工作者的心願:給我藝術的創意,也請給我藝術的誠意。

無疑這是很自私的想法,因我擺脫不了一件事─我一直痴心妄想著每件藝術作品都必須是藝術家窮一生精神與心血誕下的果實,一口咬下去,是苦的,是甜的,是酸得叫人流眼淚的,怎樣都不緊要,最緊要是來自藝術家費盡心神為世界種下的一棵苗,一口口咬下去,無論甚麼滋味,都叫人甘心。不過這也許與我個人的性格有關,就像我走進酒吧寧願要雞尾酒也不要啤酒一樣,一下開瓶的動作到底太簡單,而且到處也一式一樣,我喜歡精心製作的雞尾酒,一處地方一處味道,透過味蕾印烙記憶。

所以我不知道香港館在做甚麼。也許李傑是很好的,但他未必是最好的,也許他在表達一些東西,但香港未必沒有其他更值得表達的東西。我在我由於自身才疏學淺而妄下判斷之前,先再了解一下:http://www.venicebiennale.hk/2013/

如果李傑是以空間和物質建構回憶的無限性,我在展場內除了感覺一陣荒涼與虛無,並無其他可能的共鳴。那荒涼與虛無來自場館的空虛,來自一個香港人在威尼斯走進香港館之後感受到的唏噓,如果沒有更好的要表達,何不把機會和場所留給胸懷更多熱情的藝術家?而又,為甚麼只有一個藝術家?

這些普通素材在整個展覽中的陳列看似隨意,但實際上卻是被精準的擺放,用以觸發情感和感官,進而喚起真實和虛幻的回憶。

真懷疑這「精準」的標準來自那裡,又如何量度?情感和感官的觸發點,是真有其事,還是藝術家與主辦機構在自圓其說?

我見香港是在威尼斯化了水,多一滴不多,少一滴,相信也無可無不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